比亞迪G5的做工還可以,就是內飾用料差一點,不過售價在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幾個自主品牌我個人覺得都不錯,雖然都不完美,但是比起合資品牌,都很實惠。長城的車無論做工還是用料都是比較精細、厚道的,而且長城不激進,穩扎穩打,注重市場口碑和反應。奇瑞一直是自主老大,向德國汽車工業學習,很多技術強調自主性。產品很豐富,但是定位和分類上存在誤區,比較模糊、雜,有“多生孩子打群架”的感覺,有幾款車還是比較不錯的。比亞迪一直強調性價比,主要學習日本汽車工業。但是在F3上靠價格取勝后,一直想轉變,提高產品價格,成果不是很明顯,市場反應不夠積極,比亞迪在電子技術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無鑰匙一鍵啟動是自主品牌最早掌握并應用的,電動車領域和戴姆勒-奔馳合作。江淮是比較老的自主品牌了,以前一直做大型乘用車,MPV、大中小客車、輕卡、重卡等都有涉及,后來投入大量資金、人力進軍乘用車市場,是國內汽車企業中涉及領域最廣的,產品沒有什么明顯的優點或者特長,中規中矩。東南和三菱的關系比較近,說實在,平時不怎么關注。其實吉利汽車最近幾年發展最迅猛,可以多關注一下,要摒棄以前美日、豪情等老三樣帶來的廉價、差 的觀點,重新接受它的全新品牌。當然了,既然選擇自主品牌,就不能太較真,非要拿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比出個一二三四來,沒必要,畢竟價格擺在那,汽車產業發展歷史擺在那,不在同一層次。而且有人說的模仿、抄襲等負面評價,也有點過了,國外的車企互相借鑒的案例也很多,甚至有的直接就是簡單拉個皮就換了新車標,人家美其名曰:國際化。總不能人家汽車是圓的,咱就必須做成方的,不能做成橢圓吧?凡事不能太較真。
我剛好是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的員工,對于比亞迪的質量確實不怎樣,但是在那個價格上也就那樣,如果您平時較繁忙,還有資金充裕的話還是不要考慮比亞迪,車子一有問題的話維修也會占用你不少時間,而且從成本考慮來說,時間比金錢更重要。再者,比亞迪的車確實很省油,哪個系列都差不多的質量。最省油的是E6,零排量,但是有一次在路上看到E6可能因為電池的電耗完了,被拖車拖走。
做工吧,國產的做工都擺脫不了廉價的感覺。唐的做工算是國產車里面中等偏上的吧。唐賣得貴不在于做工,主要是它的技術。三擎雙模、四驅在這些技術,算是比較領先的技術了。而且百公里4.5-4.9s的加速用時,在SUV里面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