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相比于威武的三叉星,低調的奧迪似乎永遠無法從奔馳的領地里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市場,而在與運動見長的寶馬爭斗中卻總是顯得缺少激情,那么什么才是奧迪吸引眼球的磁石呢?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奧迪又是靠著什么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的呢?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并不難以回答,因為當你試駕了這款最強悍的 勇敢做自己 從奧迪近些年所打造的產品上,我們不難看出奧迪所擁有的實力:如果你需要的是一輛足夠強悍的拉風超跑,那么中置引擎的奧迪R8自然不會逃脫你的法眼,當然如果你讓這種運動再添加進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能夠越野的V10渦輪增壓柴油SUV Q7,或者是離大眾更近的奧迪S5Coupe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似乎這里的每一款產品都像是同級車型中的追隨者,雖然擁有精湛的技藝,出色的安全性以及吸引眼球的設計,但他們留給人們的卻始終是追隨者的印象。 這是一款頑強做自己的全新奧迪,在設計思路上它并不希望從屬于任何人 不過Q5卻并不是這樣一款處于追隨者地位的奧迪,對它來說,所要超越的并不是寶馬與奔馳,而是它自己,因為它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全新的目標。從售價上來看,低配的Q5(售價3.7萬美元,約合25萬人民幣)將對手鎖定在了英菲尼迪EX35和雷克薩斯的RX350上,而如果你想要一輛足夠舒適拉風的Q5,只需要你支付4.9萬美元(約合35萬人民幣)就能夠讓它和同級的X3,LR2以及奔馳GLK并駕齊驅。而最為強悍的頂級Q5甚至能夠在不少項目上與寶馬的X6和即將亮相的謳歌ZDX拉上關系,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它似乎為每個人都準備了合適的口味。 而從尺寸上來看,基于A4的它有著4.6米的車長,1.89米的車寬和1.65米的車高,比奔馳的GLK,路虎的神行者2和寶馬的X3都要長上一點,但同時則擁有了像英菲尼迪EX35和沃爾沃XC60(圖庫 論壇)一樣的身材,只是在長度上比雷克薩斯的RX350稍微短了一點,因此在長度上它并沒有讓自己受到什么約束,同時它又用2.8米的軸距將自己變成了這里面最寬敞的一款,因此從舒適性上它可并不比任何對手遜色。 雖然是一款緊湊型SUV,但它3.2升V6發動機的270馬力動力卻使它表現得非常活躍 不過它真正的威力還是在你駕駛它在路上飛馳的時候,要知道它可不是一輛穿著燕尾服的悍馬車。憑借著選配的19英寸235/55R19固特異LS2輪胎,它的舒適性相當出色,坐在其中你甚至會忘掉它名字后的三個字母SUV。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新A4底盤對動力系統的重新布局以及最新的全輪驅動系統(前40/后60的扭矩分布)使得這輛1.94噸的大家伙比08款的1.74噸A4轎車還要靈活。 當然,由于它是一輛緊湊型SUV,自然要比三廂車有著更大的分量,不過這款3.2升的奧迪V6發動機卻并沒有將這個困難放在眼里。雖然它并不像美國發動機那樣個性十足,但它的表現卻絕對充滿內力,6500轉下能夠輸出270馬力的最大功率,3000轉下則擁有316牛米的最大扭矩。而且你也不用處心積慮的去琢磨如何能讓它的峰值動力表現出來,因為它的六擋自動變速器在換擋時機的把握上也技高一籌。因此這款最強的奧迪Q5百公里加速時間只有6.8秒,比最強的X3要快了0.7秒。 矯健身手 而另一處使Q5區別于對手的地方就是它可以通過選裝的奧迪駕駛模式選擇功能來變化自己的駕駛風格。這套電子胸膛那個可以用來改變油門的反應速率,變速箱的換擋速度,轉向力度和懸掛硬度以達到舒適,自動,運動和個性這四種模式。雖然這四種模式看起來有些抽象,不過最重要的是選擇了不同模式下的Q5馬上就會有立竿見影的不同。比如在加速測試上,我們就發現帶有穩定控制系統的自動模式與關閉了穩定控制系統的運動模式相比會有半秒鐘的差距。 精致的MMI多媒體控制鍵的觸感非常細膩,iDrive系統上都有它的設計思路 在運動模式下,Q5的側向離心力為0.8g,而即便是在穩定控制系統被人為關閉的情況下,在極限時也能夠恰到好處的介入,非常準確。而在運動和舒適模式下的制動表現也有明顯的不同,比如在舒適模式下的剎車每一次的制動都顯得非常漸進,扎實,而運動模式下則少了一些點頭。 在穿樁測試中,Q5也展現出了其突出的平衡能力。轉向盤總是能夠恰到好處的施加回饋力度,與即便是幾年前推出的奧迪都有著不小的進步。它的穩定控制系統效率很高,前輪制動效果非常出色,最大繞樁速度達到了99.6公里/小時。 Q5的精致不僅體現在它內飾的設計和用料上,在頭燈的設計上也能看到同樣的精致
眾所周知雷克薩斯是中高級車舒適度的代表,其地盤和懸掛的調教對于車的隔音降噪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低速區間的加速調教并不會顯得激進突兀,而在六十碼以上的中后段加速此車的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從車身尺寸上來看,SRX比RX270要大一些,發動機排量和動力輸出上,也是SRX占優勢,從官方提供的理論油耗(當然不可信),RX270要低些,當然因為發動機是L4的,而且車身重量要輕,而且SRX是前置四驅車,RX270是前置前驅(屬城市SUV),兩車的后懸掛相對來說,也是SRX要好一些,是多連桿獨立懸架,舒適性要強,成本高;而且RX270的是獨立雙叉臂的,相對來說直道駕駛循跡性較好,不容易跑偏,相對成本低些,但各有好處。轉向系統而言,要RX270的電動助力(EPS)優于SRX的電子液壓助力,備胎的提供上,SRX居然還是非全尺寸的,這點RX270要好得多,提供了全尺寸備胎。車內的電子設備及舒服性配置,那肯定是RX270強,因為這本身就是日系車的強項。所以兩車的綜合比較區別不大,各有千秋,關鍵就是看樓主是注重舒適性(RX270)還是注重安全性(S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