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是一款能讓人平靜的汽車,無論穿梭于城市車流或者鄉間公路,駕駛它都是愜意的體驗。全新的動力系統燃油經濟性更強,上一代車型的弱項也得到了相應改良。
優點:發動機平順,CVT 變速比范圍大,燃油經濟性好,后排腿部空間大
缺點:后排寬度一般,座椅無法放倒
上市時間:2011年7月19 日
售價:未公布
去年新騏達的試駕活動讓我感受了東風日產在進行產品換代時對用戶反饋和中國市場的重視 ,現在這一點再次得到了印證。北京車展首發的新軒逸在延續空間和舒適性優勢的同時,對駕駛質感進行了提升,并通過全新的動力總成進一步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試活動開始之前,廠家的一句“全球媒體首試”讓我有點受寵若驚。但這不能扭轉我對新車造型的個人喜好——身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胖子,我不喜歡任何顯得臃腫的線條,這完全歸結于拿破侖情結的反命題。但面對酒店外一排搶眼的各色試駕車時我還是無法否認它設計的成功。稍有膨脹感的倒梯形中網和箭頭大燈顯然具有日產最新的家族元素,LED行車燈為全系標配,氙氣和自動清洗則只屬于高配車型。與前輪眉渾然一體的腰線一直延伸至尾燈,視覺上很流暢。車尾Bluebird的徽標不見了,只剩下Sylphy字樣。整體而言比老款少了幾分端莊,多了幾分時尚和華麗。
【車內顯示出濃郁的家居風格,多功能方向盤和一鍵啟動按鈕都好像是從英菲尼迪上移植來的】
在車內,淺灰與米黃的配色顯示出濃郁的家居風格,仿木飾條顏色深沉,并不眨眼。前排觸手可及之處找不到任何一塊質感低劣的硬塑料,而是全部以有彈性的搪塑或皮革覆蓋。特別是前排車門上的扶手,十分寬大柔軟。一鍵啟動按鈕和多功能方向盤都像是從英菲尼迪上移植過來的一樣,漂亮且好用。只有不能放倒的后排座椅可能會在搬家時造成一點麻煩。
除了全系不能選裝日產稱為VDC的電子穩定程序之外,其他配置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期待。自動空調、電動座椅、后排出風口、自動大燈和定速巡航等同級別中的主流配置一應俱全,在天窗按鈕旁邊 還有兩個日產智行服務的功能鍵,可惜試駕車尚未開通這一業務,我們暫時無法親自體驗,按照官方說法它可以實現查詢實時交通路況、設置導航、預定酒店、訂閱新聞等功能。惟一的遺憾是集成了倒車影像、多媒體影音等功能的導航屏幕沒有達到整體水平,不僅界面稍顯簡陋、陽光強烈時有點看不清楚,而且AUX輸入接口的位置也不太方便。
【后排腿部空間很充裕,但橫向寬度稍顯局促,乘客外側手肘通常會抵在車門堅硬的邊緣上】
針對老款車主的反饋,新軒逸在保持2700毫米軸距不變的情況下對車身比例進行了調整,長度稍稍縮短,而寬度增加了60毫米。不過坐在后排仍然會感到橫向空間稍顯不足。外觀尺寸的增長確實加大了車內寬度,但乘客外側手肘通常會抵在后門堅硬的邊緣上,而這里正好是車內較窄的地方,很容易給人以局促之感。盡管如此,我還是要給新軒逸的空間打上高分。宜賓良好的路況和優美景色讓攝影師駕興大發,因此我在后座上度過了比其他試駕更長的時間,充足的腿部及頭部空間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座椅舒適性同樣出色。真皮材質與天籟相同,觸感非常獨特, 有點像家里的沙發,落座時微微有下陷的感覺。
新軒逸在駕駛感受和高速穩定性方面表現出的進步讓人欣喜。電動隨速助力轉向回饋自然,泊車時方向盤很輕盈,車速升高后手感明顯變重,讓高速行車變得更穩健了。底盤調校不出預料仍然首要保證舒適性, 路面損傷和減速坎等都會被化解得很柔和,同時彎道中的側傾也沒有達到令人心中發慌的程度。
【帶有行星齒輪機構的CVT變速比范圍達7.3∶1,對提高燃油經濟性有極大幫助。ECO和運動模式讓駕駛者選擇更多】
排量1.8升的新發動機代替了老款2.0升發動機,除進排氣連續可變氣門正時之外并無其他太多噱頭。縮減排量的目的當然是節油,而139馬力的峰值輸出并未因此有明顯下降,至于騏達上的1.6升增壓發動機將來是否會裝備目前還未可知。 帶有行星齒輪的CVT無級變速箱變速比范圍達到了7.3∶1,得益于此高速巡航時發動機可以保持在較低轉速,我們已經在新陽光和新騏達上領教過其的節油潛力了。除此之外配置單中還有6擋手動變速箱可選。
從試駕的結果來看,工信部公布的5.4升/百公里市郊工況油耗不難實現,甚至還有更省的可能。特別是在通過駕駛員左手邊的ECO按鈕進入經濟模式之后,油門的響應會放遲緩,這在城市道路中顯得特別適用。不過就主觀感受而言,CVT在急加速時的響應還是不及普通自動變速箱,當然這并不影響百公里加速成績,動力輸出的持續性會搶回時間。
相信軒逸車主的路怒癥患病率一定很低,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一款讓人平靜的汽車。舒適性好、燃油經濟性高是它最大的賣點,同時針對上一代車型改善的行駛性能又使其更加全面。然而,新軒逸仍然是一個“偏科的好學生”,追求安逸的駕駛者幾乎沒有什么真正值得拒絕這輛車的理由,而與此同時,希望從駕駛中獲取樂趣的人則會完全忽視它。
從一款車上能獲得的滿足感其實有很多,不光是對漂亮外形和精致內飾的滿足;也可以是對暢快加速和精準操控的滿足;當然還可以是對舒適駕乘和油耗指標的滿足。和上一代產品一樣,東風日產新軒逸這款車在第三種滿足感上依然不打一點折扣。
從去年9、10月份Mazda3星騁和新思域的上市開始,今年國內市場的合資緊湊級車就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換代潮。首先3月是垂直換代的新速騰和中期改款的新世嘉三廂,4月則是姍姍來遲的新福克斯。還沒等消費者對這三款車完全消化,第二波新車便蜂擁來襲,除了本文的新軒逸外,8月份還將上市緊湊級車市兩款“銷量王”的各自升級版本車型新朗逸和伊蘭特朗動,此外,9月的廣汽菲亞特菲翔作為一款全新車型,同樣不敢小覷。
上面的文字似乎放在對比測試里更合適,但我之所以沒有這么做而是放在這里,就是要說明新軒逸的競爭對手非常多,能從重重包圍圈中成功突圍實屬不易。但顯然,這款車是有備而來的,變化那是從頭到尾,由表及里,但惟一不變的是駕駛感受,也就是這款車的精髓所在——舒適。我們更不能簡單地把其看成是新騏達的三廂版車型,因為他們的定位是不同的,目前新軒逸并未搭載原先呼聲很高的1.6T發動機(估計未來也不太可能),看來他是完全主打家用,且定位更高端。
從Ellure概念車演變而來的新軒逸的外在表現的確讓人眼前一亮,首先相比老款車型,新車顯得大氣、敦實不少,這得益于車身尺寸上的調整,雖然軸距仍為2700毫米,但通過長寬高尺寸的增增減減,達到了非常成功的視覺效果。其次,飄逸、舒展的側面線條為整車帶來了優雅的風格,特別是一根從前大燈貫穿至尾燈的腰線更是百看不厭。再搭配上前后大燈內的LED燈帶以及少見的多輻輪輞樣子,造型美觀指數不止上了一個臺階。
早在幾年前,一提到內飾采用了家居式設計風格,人們就會立馬聯想到日產車,不過,如今這種“條件反射”已不再像過去那般強烈,反而增加了一些科技感。如果說新軒逸在這方面的表達還不夠明顯的話,那么不妨等等明年就將面世的新天籟,你幾乎不相信這是一部日產車的內裝。和新騏達的內飾布局類似,新軒逸的中控臺在幾條曲線的勾勒下也絕對夠時尚,同時還帶有一定的層次感。啞光木飾被統統換成了亮面的,惟獨液晶屏有點不配套。灰色加米色的配色這回成為了你的惟一選擇,要知道老款軒逸或是新騏達的某些車身外觀顏色搭配有深色內飾。
新軒逸的座椅外形沒有以前那么夸張,兩側的突起不算太明顯,但坐上去的感覺卻一如既往,就如同坐在家里的沙發上,身體很自然地陷入其中,你的上半身被包裹并固定在靠背上,即便在車身發生較大側傾時也能為你提供良好的側向支撐,柔軟的海綿還成為了替補減振器。在我看來,對于剛剛升格為三口之家的消費者來說,新軒逸肯定是個明智之選,右后座固定上兒童座椅,副駕駛座椅的位置根本受不了影響。如果有需要,他越級的后排腿部空間還能幫你把丈母娘,甚至是婆婆伺候得舒舒服服,況且加寬的車身尺寸還保證了奶奶、姥姥加兒童座椅的組合能得以實現。相比之下,這款車的儲物空間一般,談不上豐富。
全新的1.8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引進針對性極強,不僅炮口瞄準了新思域,而且也對1.6升的新福克斯構成了威脅。這臺機型的最大功率139馬力,最大扭矩則為174牛米,總體指標處中上游水準。與之匹配的CVT變速器也為日產的全新力作,平順性頗好,更重要的是,油耗堪比手動變速器。這可不是我信口開河,而是有數據為證,在廠方組織的80公里節油比賽中,我們組以3.9升/百公里的成績問鼎頭名,雖說一路上極端的駕駛方式不適合日常效仿,但一車四人,接近滿載的車身重量卻是事實。假如在一般擁堵的道路正常行駛的話,控制在8個油左右應該不成問題。遺憾的是,這款變速器沒有配置手動或運動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一個經濟模式,按下“ECO”按鈕,換擋時機被提前,以達到更加節油的目的。
【1.8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指標處中上游】
從無鑰匙進入到一鍵啟動,在日產的新車上,這兩個便捷性配置越來越普及。掛入D擋,松開手剎(老款車型為腳剎),在未踩油門的狀態下,車輛緩緩向前,在觀察轉速和車輛滑動時我感覺新軒逸的低扭還是不錯的。一腳全油門下去,這款車并沒有迅速響應,而后期隨著轉速的拉升,車速的提升也還算令人滿意,且毫無換擋頓挫感。他的方向盤大小適中,但手感欠佳,快速打方向變線時容易脫手。剎車踏板力度很到位,但在中等速度的瞬間加速過程中,如果油門踏板的靈敏度再調高一些就更有感覺了,當然,其代價是要多耗些燃油。
此外,新軒逸在高速行駛時對路噪和風噪的控制比較理想,只是車身對側風的抵御能力還有待加強,當車速較高時,坐在后排的乘客會感覺有點輕微飄動。下了高速,進入山區。路面開始變得起伏,連續彎道和緩彎也逐漸增多,但這并沒有影響到新軒逸和乘客,一路的駕乘依然十分舒適。他的后懸架為扭力梁半獨立式的,這種結構在操控性上不占優勢,也的確,在激烈駕駛過程中,它的支撐力明顯不夠,車身側傾偏大,但話說回來了,誰又會拿這么一款居家車去攻山呢。不過,這款車的減振做得很棒,來自不平路面的大部分顛簸都被過濾掉了。
不是機械地模仿奢華,更不是簡單地堆砌裝備,而是通過營造舒適的用車氛圍,來提高生活質量,關顧家庭家人,這便是新軒逸的配置理念。我們的試駕車應該為頂配車型,除了座椅加熱和USB接口外,這個級別車上該有的東西全部配套,自動氙氣大燈(帶清洗和水平調節)、感應雨刷、雙區自動空調、定速巡航、電動調節座椅、倒車影像、導航,你還能想到什么,而且這款車居然還配有“CARWINGS智行+”系統。豐富的安全配置也不會讓人擔心,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款車的確配有“CARWINGS智行+”系統】
當下正好趕上了東風日產的新車年,從去年的新騏達和樓蘭,到今年的新軒逸和啟晨D50,以及明年的新天籟和新驪威,他們每年兩款全新車型的節奏實在讓其他車企恐怖,看來其完成100萬臺的年銷售目標指日可待,而新軒逸絕對是主力中的主力。
“人、車、生活”作為東風日產所標榜的品牌理念在新一代軒逸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外形足夠漂亮,內部空間足夠大、足夠安靜了,座椅足夠舒服、配置足夠豐富,油耗足夠省:這一切都充分符合家庭用車的標準。
可以說我的汽車生活是從日產開始的。我的第一輛車就是一輛1989年的日產藍鳥。對于那個年代的車而言,它已經足夠豪華。電動調節后視鏡、定速巡航,都已經出現在它的身上。它以14歲的高齡在我手中工作一年后光榮退休,而我又繼續選擇了一輛日產S14接替它的工作。從藍鳥的舒適到S14的運動,讓我深深地喜愛上日產這個品牌。從藍鳥(Bluebird)、到藍鳥軒逸(Bluebird SYLPHY),作為日產中級車的代表作,自上市以來就有著不俗的表現,而此次全新換代直接命名為軒逸,不難看出東風日產在混戰的中級車市場中的野心。
初到宜賓正逢小雨,空氣中略帶薄霧。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我們已經一睹新一代軒逸的芳容,但在宜賓的薄霧中它還是吸引著我的目光。經過全新設計的家族式前臉與天籟如出一轍,使新一代軒逸更顯時髦、動感。新一代軒逸也采用時下流行的LED日間行車燈與氙氣大燈的組合,鷹眼式設計相比上一代車型更加犀利。同新騏達一樣的倒梯形格柵兩側線條沿發動機艙蓋向上伸展。腰線在前翼子板處劃出一條弧線,使得側面車身看上去更加妖嬈,一直貫穿至尾燈處再向下收緊,使得尾部變得更加沉穩。同老款相比,新一代軒逸車身寬度增加了60毫米,進而達到了1760毫米,高度降低了15毫米而變為1495毫米,在軸距2700毫米不變的情況下,車身長度變為4610毫米,縮短了55毫米。
當打開車門坐入駕駛席后,第一感覺仿佛進入了一輛縮小版的天籟。由于車身比上一代車型更低,使得前排頭部空間變得相對局促。駕駛席帶有電動調節功能,后視鏡亦可以電動折疊。方向盤與我們熟悉的新騏達一樣,只是左側多出了行車電腦與音響系統控制按鈕。冷光字體配合鍍鉻裝飾的儀表盤,以木紋邊框和銀灰色調材質構造出的中控臺,讓我產生了坐在天籟里面的錯覺。新一代軒逸的后排座椅增加了中央頭枕,但在使用中,我發現后排頭枕沒有限位,高低調節很容易滑動。后排座椅中間位置的安全帶也從之前的兩點式改為三點式。由于同平臺的原因,新騏達寬敞的后排空間在新一代軒逸身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新一代軒逸采用i-key智能鑰匙與一鍵式啟動系統。但是在試駕車上我看到,智能一鍵開啟按鈕只有在駕駛員一側的門把手上才有,如果擴展至副駕駛車門與后備廂將會更加便利。
試駕車隊從宜賓市區出發,向蜀南竹海行進。宜賓市區內路況比較復雜,車多、人多,我們只能降低車速。此時發動機在2000轉/分以內輕松地工作,發動機和車外的噪音被很好地屏蔽在乘員艙之外。大約10分鐘后,我們的車隊駛入308省道。這段道路限速為每小時80公里,路上行駛的車輛并不多。這使得我們有機會深入體驗新一代軒逸所搭配的這臺MRA8DE1.8升發動機和全新的XTRONIC CVT無級變速箱。通過廠家所提供資料我們得知這款代號MRA8DE的1.8升發動機屬于全球首發,對比上一代軒逸的MRl6DE的1.6升發動機,新型號不僅動力更強,同時油耗也更低。與此相配合的全新智能XTRONIC CVT無級變速箱,實現了目前全球最高的7.3:1的變速比。在這段平緩的公路上深探油門,轉速表指針飛速越過3500轉/分以后,發動機的轟鳴聲從前方涌入,這輛新軒逸加速平緩,毫無突兀感。此時這臺MRA8DE 1.8升發動機與全新的CVT無級變速箱的特性才得以體現,只是平緩得讓人有些著急。
進入蜀南竹海后,考驗新一代軒逸的是很長的一段崎嶇山路。上一代軒逸的彎路表現,由于過高、過窄的車身所帶來的不穩定性,曾一度為大家所詬病。新一代軒逸在重新設計車身后,這一問題得到了相應的解決。新一代軒逸還在前后懸架上采用了高剛性穩定桿,進一步提升了轉向時的車身抗側傾能力,提升了彎道行車的穩定性。在蜀南竹海中有幾個景區由非鋪裝路面連接。通過這些路面時,新一代軒逸的舒適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得益于新一代軒逸搭載的Anti-shock高穩定懸架,全新改良的高性能抗震部件和超高剛性穩定連桿,能夠在顛簸路面保持車身穩定,兼顧順暢與舒適。
在結束景區山路試駕后,車隊按原路返回宜賓市區,正好利用這段路測試一下新一代軒逸所全新配備的Eco Drive節能駕駛助手。在按下Eco按鈕后,我能通過儀表盤上的行車電腦就能知道實時的油門深淺,在保持油耗不變的情況下實現順暢加速。據介紹,Eco Drive節能駕駛助手配合日產的Pure Drive純凈動力系統,可最大化提升發動機燃油效率,帶來高效節能的綠色生活。恰逢當天宜賓氣溫不高,返程路上關窗、關空調,保持80公里/小時勻速行駛,避免急加速超車。在抵達市內休息地點時,行車電腦上顯示的平均油耗數據為百公里4.5升。后來得知同車隊中一輛6速手動擋的試駕車油耗達到了驚人的百公里3.9升。
當3.9這個數字還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時候,我們的車隊抵達了本次試駕的終點。“人·車·生活”作為東風日產所標榜的品牌理念,在新一代軒逸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穿越迷霧看軒逸,它外形足夠漂亮,內部空間足夠大,行駛起來足夠安靜,座椅足夠舒服,配置足夠豐富,油耗足夠低,這一切都充分符合家庭用車的標準。在新一代軒逸上市前,它的老款車型已經變身為東風風神A60得以延續,這種高低搭配的市場策略能否成功,我們將拭目以待。
[汽車點評網 車展體驗] 兩年一度的北京國際車展于4月23日正式開幕,傳聞已久的全新換代天籟并沒有出現,而全新一代軒逸(SYLPHY)卻進行了全球首發,使其成為整個日產展臺最受矚目的新車之一。新一代SYLPHY軒逸將由東風日產廣州花都工廠生產,并將于2012年年中正式上市。
現售軒逸已經面世6年的時間了,面對眾多同級競爭對手換代升級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壓力自然不小。新軒逸依然定位緊湊型家用轎車,整車尺寸為4610×1760×1495mm,與上一代車型差別不大,2700mm與現款保持不變。
產品名稱 | 新一代 軒逸(SYLPHY) | 現款 軒逸(SYLPHY) |
長(mm) | 4610 | 4665 |
寬(mm) | 1760 | 1700 |
高(mm) | 1495 | 1510 |
軸距(mm) | 2700 | 2700 |
新軒逸的整體造型帶有明顯的日產家族特征,沿襲簡潔時尚的風格。雖然尺寸上與老款相近,但視覺上更加舒展大氣,倒梯形的進氣格柵簡潔美觀,大燈樣式同樣簡潔,并加入了流行的LED日間行車燈,展車還帶有大燈清洗裝置。
車身側面一條波浪形的腰線十分醒目,勻稱流暢的車頂線條從A柱緩緩滑向C柱,上揚的后三角窗設計與天籟如出一轍,似乎成為日產家族共有的特征之一。多輻式輪圈造型同樣簡潔,配備205/50R17 89V的普利司通泰然者輪胎。
舒緩的車身線條勾勒出新軒逸標準的三廂造型,這很符合國人的審美。尾部同樣延續簡潔風格,沒有多余的裝飾。尾燈造型與大燈呼應,并且更加立體,還使用了LED剎車燈。作為突出舒適性的車型,軒逸的排氣管被隱藏了起來。
↓↓查看更多新車信息請點擊進入XGO 2012北京車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