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點評網 評論] 加價,在汽車銷售環節并不稀奇,不少受關注的車型被汽車生產廠商宣傳的令消費者神魂不已,但真到要交錢提車的時候,卻不是那么容易了。
但明知產能不夠,而又要急迫上市,使得一款受關注車型遲遲交不到消費者手中的行為,可以從側面說明其生產廠商不具備其產品的生產能力。這種行為不但欺詐了消費者,對企業自身長遠發展也是不負責任的。熱銷車型的經銷商們,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中,商人的本性顯露無遺。面對高額的能快速提升盈利和現金流的附加費用時,是不是應該想想是否合法?
引起風浪的加價途觀
縱觀國內汽車市場,汽車發展速度令人驚訝,但與之相匹配的消費習慣和制度卻始終跟不上步伐,這就嚴重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的健康,從而制約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減量還加價
從最早的東風本田CR-V開始,汽車銷售市場的加價之風便開始盛行起來,而大眾主推TSI以來,速騰、高爾夫6便自然而然的因產能不足等因素加入到加價大軍的行列,目前,大眾首款國產SUV途觀的加價銷售,更是把這股加價之風推至到高潮。
加價銷售的鼻祖車型
拿眼下途觀加價一事來說,加價行為不僅造成的了對消費者的傷害,還嚴重擾亂了汽車市場的秩序。不論加價是廠家行為還是經銷商行為,這一事實已經形成了不良的影響。回到事件,加價只能獲得預訂權的途觀,商者是不是玩得有些過火了?
大眾系加入到加價銷售行列
途觀自加價以來,引起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不滿,更有甚的是網絡上,消費者紛紛抵制起大眾途觀來了。網友們還在網上征集不滿意加價消費者的簽名,自發的成立了名為“反加價聯盟”的民間組織,動員消費者不要參與加價購車,勢要與加價途觀抗爭到底。
進口大眾tiguan
消費者的憤怒不無道理,高昂售價的國產途觀在各項配置上所做的削減,無不讓消費者感到物非所值。單就承載質量一項途觀就能敗下陣來。承載質量與奇瑞QQ6的375公斤相同,區別與進口版本238公斤的國產大眾途觀,能真正做到一個SUV做的事情嗎?不少消費者的質疑開始動搖購買途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