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長城哈弗H6是長城旗下的一款都市智能型SUV車型,外觀設計大氣時尚,整體線條流暢,網友稱“H6外觀是一款很好時尚的國產車型”;內飾方面,采用上深下淺的居家式配色風格,較為實用,但網友反映用料一般,細節做工略顯粗糙;空間方面表現不錯,頭部和腿部空間都比較充裕,儲物空間豐富,后備箱空間寬大,儲物能力不錯;動力一般,起步較慢,低速行駛平穩,1.5T車型加速推背感較強;底盤扎實,通過性好,避震效果還不錯;但轉彎側傾情況較嚴重;有網友反映異響比較多,行車噪音比較大,遙控鑰匙不夠靈敏,定價偏高,售后服務較差等問題。
想買輛車,家用為主,追求安全舒適,預算20萬以內,看了豐田逸致,有點心動,另外昊銳怎么樣?終端優惠后價格也可以。請指點迷津? 提問時間:2012-3-5 11:53專家回復: 您好!對于您說的問題,這兩款車型沒有一定的可比性,昊銳這款車主要是轎車,逸致這款車為多功能車輛。首先要是作為家用車輛,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如果就是純市區使用,偶爾講一下排場,昊銳這款車不錯;如果比較喜歡與親人朋友出游,或者時不時拉點東西,還是逸致比較合適。在安全性上,兩款車的安全性都比較有保證,還是昊銳這款車安全性配置上更高一些。昊銳這款車主要投訴問題為DSG問題、燒機油問題等,逸致這款車由于上市時間短,投訴量還不大,不好準確判斷
H6是SUV,逸致是MPV,可比性不大。但H6作為連續幾年的SUV車型銷量冠軍,各地購車均需要加錢等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一款國產SUV,推薦H6的越級版。日本車就不說了,除了一個省油,安全性太差。
1)吳昌碩花卉畫研究。迄今為止,論及吳昌碩花卉畫的文章不少,通論性的研究已具一定規模,大多對其美學風格進行詮釋或是印象式的總體概述,但平心而論,大陸學者尚缺乏真正深入而系統地探討其花卉畫風格的發展脈絡和演變歷程的研究。 當前,吳昌碩繪畫作品散佚海內外,研究者可從資料整理入手,以進一步拓展吳昌碩繪畫研究。譬如,對吳昌碩的每一幅作品進行現代著錄,從尺寸、作品質地、圖像分析等,盡可能地組織人力去調查編目,從而確定真偽,制止市場上贗品流行,以加強吳昌碩繪畫作品的真偽研究。當然,這項工作極其龐雜而艱苦,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力。但隨著這一工作的深入展開,目前吳昌碩作品在市場上的混亂情況將得以改變。其次,在此基礎上,將吳昌碩繪畫風格選擇,以及筆墨、構圖、用色、題款特點等一系列課題進行微觀研究,并按創作時間的先后排列,進行深入對比分析,闡述其風格之內在演變規律,這對全面研究吳昌碩繪畫風格仍是十分必要的。吳昌碩中晚年以花卉畫創作為主,他的繪畫記錄了其晚年的生活經歷,所以吳昌碩的花卉畫,仍應是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研究重點。 (2)吳昌碩繪畫、書法、篆刻之間的內在關聯問題。吳昌碩以書、畫、印三者高度結合而獨領風騷。以往的研究者都注意到,吳昌碩繪畫中得力于石鼓文篆籀線條爐火純青的運用,也作了粗略的分析,但是,對于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尤其是對其書法、篆刻如何具體運用于繪畫創作之中,缺乏細致的研究。雖然臺灣、韓國的相關研究已有一定水平,但由于學術交流的相當滯后,其成果并沒有對大陸產生明顯影響。今后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大陸的研究者加強。 (3)吳昌碩的山水人物畫研究。雖然吳昌碩一生以花卉畫創作為主,但也偶爾從事山水、人物畫的創作,而且風格也十分突出。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還十分欠缺,就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僅丁羲元發表過《平生足跡半天下:吳昌碩山水人物畫論》(載《名家翰墨》總第38號,1993年3月)一文,對其作了總覽式的分析。實際上吳昌碩的山水畫極有特色,其藝術觀念對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山水畫壇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金石寫意成為當時山水畫的主流風格。因此,加強吳昌碩的山水人物畫研究,對探討20世紀前期山水畫風格也有促進作用。 (4)吳昌碩的古體詩研究。吳昌碩是個全面的藝術家,詩文修養極深,他的題畫詩往往加強了其繪畫的文人內涵,因此,他的詩在其整體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些年,有人披露吳昌碩不會寫詩,他的詩是請人代筆的。這種錯誤的觀點純屬無稽之談。其實吳昌碩的詩極見功力,在當時還頗有詩名。[21] 近年來有人對吳昌碩的題畫詩已作了整理,分門別類,對其進行言簡意賅的點評,使人們大致領略了吳昌碩詩作的風采(具體參見前文對光一《吳昌碩題畫詩箋評》的介紹。)在此基礎上,鄭雪峰在《中國書畫》2003年第5期上發表《文章有力自摺迭??簡說吳昌碩詩的藝術風格》,對吳昌碩詩的風格做了初步研究,略及其詩的淵源、特點,但僅是一個粗略的輪廓式論綱。對一生創作過幾百首詩的吳昌碩來說,這些顯然還是不夠的。因此,全面考察吳昌碩的詩,進一步研究詩在其繪畫中的作用,當是十分必要的。 (5)吳昌碩藝術遺產的歷史意義。將吳昌碩放置在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大環境中作宏觀研究,促進對整個近現代中國繪畫的研究。如分析吳昌碩與傳統文人畫的關系,在吳昌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近代畫家和古代畫家的區別。古代文人畫家講究閑情逸致,其繪畫風格冷逸、高簡,而吳昌碩輩與其前人不同,他們開始離開鄉村走入都市,風格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冷逸,而是必須和新興城市中興起的商業方面的某種因素相吻合。他常以“大富貴”為題材,從不避俗,熱烈奔放,為新興的商人階層所喜聞樂見。因此,中國古代畫家的隱逸性格,在吳昌碩身上已所剩無幾。這其間的關捩到底如何?兩者又如何轉變的?這也是近現代繪畫史上研究的重要課題。(注:相關論述也可參見黃專《潘天壽的藝術遺產及其意義》,載《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四大家研究》,第378-384頁,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11月。) 研究者不妨以吳昌碩為切入點,通過對其風格選擇、創作態度、美學理念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吳昌碩與傳統文人畫的現代課題的關系。應該說,文人畫所面臨的種種藝術難題在吳昌碩所處的藝術背景中不僅沒有淡化和消解,反而以某種更為開放和復雜的方式展開。譬如,如何在近現代背景中處理“依仁游藝”的價值態度和畫家的職業身份、技術方式間的矛盾;在傳統文明逐漸消失的知識背景下,繪畫如何保持與詩、文、書、印之間的邏輯聯系…… (6)吳昌碩繪畫流派問題。吳昌碩是一位左右風氣的大師,對中國現代繪畫產生了深遠影響。20世紀以來,許多畫家如陳師曾、王震、齊白石(1863-1957)、趙子云(1874-1955)、陳半丁(1877-1970)、朱屺瞻(1892-1996)、劉海粟(1896-1994)、錢瘦鐵(1897-1967)、潘天壽、王個?、吳?之(1900-1977)、來楚生(1904-1975)、諸樂三等,莫不從他的繪畫中得到啟示。有的人對吳昌碩頂禮膜拜,但終究沒有跳出吳氏藩籬,如趙子云、王個?、吳?之、諸樂三等人。有人曾做過分析,“吳昌碩的畫有很多是較為粗獷的。‘粗獷’中本義包含兩種東西:一個是‘粗糙’,一個是‘粗俗’。學吳昌碩的人往往容易墜入后二者中去,實際上就是在學他的粗獷的過程中,融進了不可避免的‘粗俗’與‘粗糙’,只是吳昌碩的功夫精深,能夠避免這二者,不使之過分,別人就沒有這個本事了。像王個?、諸樂三等學他的人,就都不免要受他的‘遺毒’了。”[22] (P4)而齊白石學吳昌碩,不是面貌上的學,而是從個性的角度出發,情趣盎然,在吳昌碩的基礎上邁出了一大步;潘天壽學習吳昌碩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反吳氏晚年的草率作風,嚴整謹慎,自創流派。由此可見,吳昌碩繪畫風格在其辭世后發生了重大的分野,研究吳昌碩風格的傳承、分野,對闡釋近現代花鳥畫的發展歷程頗有價值。 傳統中國畫歷來重視摹仿師承,吳昌碩的傳人不在少數,他們對吳昌碩的取舍,反映了對其技法和觀念的評價,其成敗得失對于吳昌碩研究具有實踐的意義。加強對吳昌碩生平與藝術的研究學習,有益于繼承中國繪畫藝術傳統,開創繪畫藝術新風。因此,吳昌碩繪畫影響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7)吳昌碩藝術對海外的影響問題。吳昌碩對近代中外繪畫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藝術通過弟子門生的種種努力,遠播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地區,并對該地區的繪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吳昌碩的海外影響到底如何,海外(尤其是日本)畫家是怎樣繼承、發揚吳氏的繪畫精神?這些問題,基本還無人涉及。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將會有助于吳昌碩藝術研究的全面開展,甚至對中國近代繪畫交流史的研究有推動作用。 (8)吳昌碩與藝術市場之關系問題。吳昌碩在世時,其作品在上海極受歡迎,有時還供不應求,特別到他的晚年,其繪畫作品大批銷往日本,日本人往往在看好他以前作的某幅畫之后進行訂貨,在這方面他的弟子、曾任日清汽船會社中方經理的實業界巨子王震所起的推薦作用不容忽視。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吳昌碩還利用了展覽這種現代意義上的宣傳方式,為其繪畫消費市場的形成奠定基礎。應該說,吳昌碩的繪畫買賣活動稱得上成功的典范,但是怎樣進行具體的市場運作,其在藝術市場中是何角色,其藝術趣味又是如何受世俗影響,當時如何運用先進的手段營造聲勢,是否可能已存在代理人機制,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課題。這方面的探索可拓展中國近代藝術經濟史的研究,對于當代藝術市場研究也不無啟示意義。 (9)吳昌碩與早期美術社團之關系問題。上海為書畫社團的肇始與興盛之地。海派畫家喜愛組社集團,少則三五知己,多則數十、上百人,談書論藝,這種形式最早從傳統的文人雅集而來。上海早期的小蓬萊書畫會、平遠山房、萍花書畫會等書畫社團文人雅集的色彩頗濃,多為邀請性質的名流聚會。而到后來,海派繪畫的商品化加劇了畫家職業化的進程,畫家職業化也使過去以交流畫藝、聯絡感情、聊以自娛為主的雅集活動逐漸衍變為具有行會性質的職業機構。書畫社團的功能不斷完善,一些融書畫創作、交流、買賣于一體的書畫會在20世紀前后相繼成立,成立于光緒中葉的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和1909年成立的豫園書畫善會是這些社團中影響最大的,它們具有交流藝事、觀摩珍藏、代會員收件、為會員訂潤格的職能,為畫家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領域,對上海繪畫風氣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吳昌碩也直接參與了西泠印社的創立。在吳昌碩逝世后的時代,上海的美術社團更是層出不窮,這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值得深究的問題,其出現的背景、發展過程都可以探討。吳昌碩在這些早期的書畫團體中扮演過重要角色,他究竟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而社團對繪畫風氣有何推動作用。等等,都可以做深入研究。通過這一有研究價值的課題,也必將促進對近現代美術發展的全面了解。 以上是筆者經過對近年來吳昌碩研究的綜合考察,就自身的體會大致談及了今后尚待深入開發的幾個問題,特別后三者已超越吳昌碩研究本身的范圍,可納入文化史研究的范疇。學術研究是寬廣的,我們不僅要從史學意義上,而且也要從實踐選擇的意義上評估吳昌碩的藝術史研究價值,以進一步推動吳昌碩研究的深入發展。 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