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是一汽集團50年造車歷史的積淀、15年開放合作經驗的成果。它吸收當今先進的造型理念、車身設計、主被動安全技術、內飾模塊開發、NVH改善等先進技術,是集成創新的結晶,是高起點、高品質、高性能的國內品牌代表。它不但承載著國人的關注與驕傲,也實現了中國汽車工業技術與品質的大幅度跨越。 “奔騰”作為一汽轎車旗下與“紅旗”并列的品牌,于2006年5月18日首次亮相。奔騰極為注重自身品質并致力于設計、生產最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目前奔騰以“B”為產品系列標識,按照系列車型級別,由小到大劃分為3系、5系、7系和9系等具體的產品系列,并在其后以“0”位代表改款次數,最終定名如“奔騰B50”、“奔騰B70”。截止09年5月,一汽奔騰旗下已擁有奔騰B70、奔騰B70HEV、奔騰B50、奔騰B50HEV四款車型。從2014年3月的新款B90上市到5月全新一代B70上市,一汽轎車向2018年40萬銷量目標踏出了第一步。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安鐵成在接受記者等媒體采訪時說,“未來5年,奔騰每年會有一款全新換代產品,在每個產品生命周期內堅持一年一年型、三年一改款、六年一換代”。在充足的產品儲備之外一汽轎車經過2013年的人員調整,擁有豪華品牌奧迪多年營銷經驗的張曉軍擔任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合資豪華品牌經營經驗直接反哺自主品牌。對于如何實現2018年40萬輛目標,一汽轎車更看重整體體系能力的建設。“七大體系和兩大平臺是支撐一汽轎車未來發展的關鍵戰略”安鐵成說。
奔騰B50是該品牌下的第二款產品,從產品定位來看,一汽奔騰對這款車型未來的銷量有更的期待。雖然有很多消費者對奔騰B50的各項設計已經不再陌生,但大部分人現在仍沒有親身體驗到奔騰B50。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幾天的試駕,來進一步對奔騰B50進行詳細解讀。一、試駕 奔騰B50在外形方面依然繼承奔騰B70的設計特點,但整車腰線、前大燈及尾部的造型設計卻顯得更加年輕化。奔騰B50在產品定位方面,更傾向于家庭用戶,所以整車的油耗也保持了較低的水平。在不同路況的試駕過程中,奔騰B50將空調開到最大,綜合油耗大約在7.5個左右,相信這一結果會讓很多消費者滿意。 奔騰B50搭載了與速騰1.6L相同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76千瓦,3800轉的時候即可達到145牛的扭矩輸出。雖然這款發動機有不錯的動力輸出和經濟性,但搭載在整備質量較重的奔騰B50產品上,提速明顯有些緩慢。在試駕過程中,奔騰B50手動擋車型的離合器比較高,而且油門反應比較緩慢,靜止加速能明顯感覺到動力輸出存在缺陷。 奔騰B50在舒適性方面還是比較到位的,從整車座椅到大的內部空間,即使長途駕駛、乘坐,也能游刃有余。但奔騰B50在高速行駛中,胎噪和風噪稍微有些過高,建議車速不要超過130公里/小時。 奔騰B50采用馬自達6睿翼的底盤技術,為雙橫臂式,后懸掛為E型多連桿式,并且配備橫向穩定桿,不僅使整車具備良好的操控性和穩定性,也提高了駕駛及乘坐的舒適性。在試駕過程中,加速并線和高速轉彎所帶來的車身的側傾非常微小,而且奔騰B50的轉向非常輕便、準確。另外,奔騰B50采用博世8.1版本的ABS系統,系統循環時間減少到5毫秒,每秒鐘可實現200次點剎,對駕駛員制動踏板的回饋力也完全消失。二、外觀 奔騰B50的達到2675mm,與奔騰B70一致。而且這款車的車長為4600mm,車為1785mm,也明顯于同級別其他車型。外形的設計比奔騰B70更具有沖力,更適合年輕消費者。尤其是車頭的晶鉆式前大燈,看上去非常時尚、動感。 一汽奔騰B50整車造型有一汽奔騰家族特征的明顯痕跡,其外觀與奔騰B70十分相似,只是前臉部分的進氣隔柵和大燈比B70更加秀氣。B50側面采用了雙腰線的設計,線條貫穿頭尾顯得流暢;而車尾造型未收,突顯動感。 奔騰B50的尾部更具特色,微微翹起的車尾能起到擾流的作用,配備的紅色階梯式后與尾部整體非常協調。而且后尾燈與周圍的接縫也比較均勻,周圍鈑金工藝非常到位。作為一款中級轎車,奔騰B50前風擋玻璃采用有骨式雨刷,相對奔騰B70的無骨式雨刷來說,這樣的配備有些簡單。尾燈 奔騰B50采用195/65R 15的輪胎,配備九幅鋁合金輪轂,雖然沒有B70強烈的運動感,但總體來說還是算比較中規中矩。奔騰B50的后行李廂開啟十分方便,可以分別通過車外尾部的外置開啟鍵與遙控鑰匙實現操控。三、內飾 奔騰B50的中控臺設計中規中矩,顏色布局采用黑灰雙色,看上去比較沉穩、大氣。奔騰B50采取了上深下淺的色彩搭配并由兩塊深色系的仿木紋裝飾板進行色彩過渡--不僅提升了質感,而且避免了乍眼一看所產生的色彩沖突,紅色背光儀表盤雖然比較動感,但不夠柔和。 奔騰B50配置了,保障駕駛安全的同時享受音樂快樂。低配車型配備單碟+播放功能,而配車型則為6碟帶播放,并且都為6揚聲器配置。另外,目前比較流行的3G理念也被引入到B50中,為此特別推出了1.6L AT 3G版車型。這款車的中央控制面板設計比較中庸,雖然沒有太多怪異的設計特點,但這也會讓很多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奔騰B50在動力上搭載一汽大眾的BWH系列1.6L發動機,最大功率76/5600Kw ... 展開 /rpm,最大扭矩為145/3800Nm/rpm,可以選擇5速手動變速器與6速自動變速器。在懸掛系統方面,前后獨立懸架能夠提供乘員比較好駕乘感受。 奔騰B50五款車型采用的是同樣的配置,前排雙氣囊、駕駛員自動預緊安全帶、駕駛員安全帶未系報警等都為標配,防炫目內后視鏡、后門兒童鎖、間歇式幅雨刷都為保障駕駛安全設計。 收起
昨天我在車展上訂了B50.覺得挺好的 也挺大,發動機也是和寶來速騰同個發動機 我本來想買大眾速騰或是科魯茲的,想來想去還是奔騰性價比比較高。能為我剩下好幾萬。比起科魯茲也少了1萬來塊。這么好的發動機,這著大的車身,內飾也算的上是要什么有什么了。交定金買他了 我是頂配昨天給我優惠了9千.車內飾基本也都送了(起碼我想不到還能送什么了) 不過1012年奔騰還換標志了,我還是有點點不爽....不過車好換個標志也沒什么
一汽 奔騰B50 這款定位A級的緊湊型家用轎車,完全按照B級車標準打造。除了售價和排量,奔騰B50在動力、操控、安全、空間、外觀和內飾、舒適性配置等方面,儼然就是一款B級車。在它的身上,不僅洋溢著A級車無可比擬的B級車“越級”元素,更演繹著極致的“全面越級”之美。 越級元素一:超大尺寸與空間 得益于與奔騰B70共同的車身結構。奔騰B50有著遠超其他A級車、可以媲美B級車的超大空間。目前市場上熱銷的A級車,其軸距多介于2.450M-2.650M之間。而奔騰B50的軸距長為2.675m,車長為4.6m,車寬為1.785m,高于同級別其他車型。同時,它在設計時盡量將4個車輪安置在車身4角,有效地增大輪距和軸距,改善車內空間,提升了駕乘舒適性。在前后R點距離以及后腿部空間等方面,奔騰B50堪稱同級車中最大。滿足了消費者對空間的追求。 越級元素二:德系充沛動力 奔騰B50在滿足人們駕控欲望方面優勢顯著。其所搭載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76/5600(KW/rpm),最大扭矩達145/3800(Nm/rpm),而90公里/小時等速油耗卻只有6.0L左右。奔騰B50搭載的一汽大眾BWH 1.6L發動機源自德系動力,國內保有量最大,超過230萬臺,是適合各種城市工況的最成熟、最可靠、使用成本最低的發動機類型。 越級元素三: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當眾多B級別車配置著4速或5速變速箱時,奔騰B50卻配備了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奔騰B50這臺由日本愛信公司生產的變速箱屬于全球領先產品,其性能和功能與備受關注的大眾6AT變速器完全處于同一水平。進一步確保了車輛的動力性、經濟性及行駛的平順性。 越級元素四:轎跑車底盤平臺 奔騰B50的平臺源自mazda6,這也意味著它擁有與mazda6完全相同的懸掛系統。“雙橫臂式前獨立懸架”和“E型多連桿式后獨立懸架”,使奔騰B50不僅具備了卓越操控穩定性,而且緊密傳承了MazdA6以及奔騰B70“彎道之王”的美譽。由于結構復雜成本高,這種組合在B級車型里亦很少見,一般只會出現在C級以上轎車甚至跑車上(如奔馳E、凱迪拉克CTS、寶馬新7系等)。奔騰將這樣一套高等級的懸掛系統配備在一款A級車上,在同級車型中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也是全球轎車領域最高等級的懸掛組合之一。這使奔騰B50成為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款以轎跑車底盤打造的A級車。 越級元素五:3G科技生活 奔騰B50在科技方面的突破令人格外振奮,它推出的3G科技生活配置,由DVD+流媒體娛樂系統組成的主機系統,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GPS、MP3、藍牙等概念,從而演變為一個標準的移動商務平臺。駕乘人員既可以在車里進行上網、接收郵件等商務活動,也可以看電影,聽音樂。此配置不僅在同級車上沒有,即使與主流B級車相比同樣處于領先地位。此外,奔騰B50還能收看數字電視,進行行車診斷,故障解析等,彰顯了“科技奔騰”的魅力。 越級元素六:豪華裝備應有盡有 在豪華裝備方面,奔騰B50配置了意大利頂級造型大師喬治亞羅設計的儀表板、通常C級車才有的定速巡航、遙控中控鎖、4輻多功能方向盤、全自動空調系統、電動天窗、座椅等。諸多可以滿足駕乘者實際需要與彰顯尊貴的舒適性裝備,奔騰B50可謂應有盡有。 當然,奔騰B50的越級元素遠不止這些。而即使是這些同級之最,也足以使奔騰B50實現商品魅力與品質保障的“全面越級”。這種越級而立的姿態,如風吹水動,漣漪粼粼,激蕩著A級車與B級車的界限。“全面越級”的奔騰B50,預示著目前市場上A級車與B級車差距真正開始“零距離”,一汽轎車如此不遺余力地在奔騰B50上采用“跨級”式設計,這種舍本之舉,受惠的必然是消費者。 平均一百公里綜合油耗在8升左右.希望樓主能采納我的答案,謝謝.